时间:2025.03.15
星期:星期六
天气:雨

今天周末,下好大的雨,在家打黑神话悟空了,打二周目了。

时间:2025.03.12
星期: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上班是忙碌的一天,忙死了,各种项目支持。

时间:2025.03.11
星期: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是上班的一天,上班顺便听聊斋志异,牛成章和胭脂,案情真是扑朔迷离,李庆丰老师讲的挺好

“两小无猜”和“青梅竹马”这两个成语常常一起出现,用来形容男女儿童之间天真无邪的友情,特别是指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女朋友关系。这两个词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干行》诗中的一段: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在这首诗里,李白描绘了一对年轻恋人的成长历程,他们自幼相识,一同玩耍,男孩骑着竹竿当作马,在女孩面前绕圈追逐,两人一起摘弄青梅树上的果实。这里,“竹马”指的是古代孩子们玩耍时用竹竿当作马的游戏,“青梅”则是指青涩的梅子果实。因此,“青梅竹马”形象地描述了童年时期异性伙伴之间的纯真友谊。

两小无猜

“两小无猜”也是出自同一首诗,表达的是两个小孩在一起玩耍时没有丝毫猜忌或隔阂,彼此间的关系非常纯洁、自然。它强调了儿童时代的天真烂漫以及相互间毫无保留的信任感。

综合来看,“青梅竹马”更多侧重于描述童年时期的亲密玩伴关系及其活动场景,而“两小无猜”则更注重这种关系中的情感特质——即在年少无知的情况下,彼此间不存在任何怀疑与防备的心理状态。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两个词语经常被联合使用,用来形容从小就认识并发展出深厚感情的情侣之间的那种特殊情谊。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位商人的妻子从童年到成年的生活片段和她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诗歌前半部分回忆了她与丈夫自幼相识、相爱的过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诗句,用来形容男女间纯真的童年友谊或初恋;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她对丈夫外出经商久未归来的深深思念以及期盼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卓越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对于爱情和家庭生活的执着态度。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情而坚贞的女性形象。

登徒子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体来说是出自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宋玉的文章《登徒子好色赋》。在这篇文章中,宋玉通过虚构的一段对话来反击登徒子对他的指责。

故事背景是这样的:登徒子向楚王进言说宋玉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善于言辞,但性格轻浮,喜好女色,建议楚王不要让宋玉随意出入后宫。楚王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将此话转告给了宋玉。为了自证清白并反击登徒子的诽谤,宋玉在楚王面前发表了一篇名为《登徒子好色赋》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宋玉描述了东家之子(即邻家的女孩)如何美丽绝伦,但却对自己毫无兴趣;而登徒子的妻子则相貌丑陋,登徒子却对她极其喜爱,并且还有五个孩子。宋玉以此为例说明自己并非如登徒子所言的好色之人,反而登徒子才是真正的“好色”者。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外表看似不般配但实际上感情深厚的夫妻关系,或者讽刺那些无端猜测他人品德的人。随着时间的发展,“登徒子”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用来指代那些行为不检点、喜好女色的男人。然而,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时,它更多地保留了其历史和文学色彩,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贬义。